“城市精神”常常是抽象的文化标签,但当它在足球赛场上具象呈现时,便能激发更强烈的共鸣。
10月4日晚,湘潭市体育中心的夜空,被娄底足球队的激情与坚韧点亮。湘超联赛第4轮,娄底队客场因裁判罚点先失1球,开场就是逆风局。球队展现出不屈斗志,第75分钟角球扳平比分,更在补时最后阶段“读秒”完成压哨绝杀。娄底队以2比1逆袭湘潭队,不仅为球迷奉献了一场“爽文网剧都没有”的绝地反击,更生动诠释了娄底“硬钢到底”的城市精神内核。
开赛以来,娄底队可谓“手气不佳”,相继遭遇强队,成绩一度垫底。从湘超初期的两连败,到如今豪取两连胜,积分榜从第12位跃升至第6位。在逆境中挺直脊梁,在困境中磨砺锋芒,这种“钢”,不是蛮力,而是信念;不是冲动,而是刻进骨子里的梅山血性。
纵观娄底队在湘超的表现,“硬钢到底”的城市精神更加具象化。
硬钢到底,就是“做最好的自己”,就是“踢好球”。君子求诸己,敢于直面困境。首战失利,再战受挫,压力排山倒海,“娄底不多说,只是一味前行”,展现出钢铁般意志。面对“大哥”长沙队,“钢卷式”防守,重重叠叠、遇强愈强;面对“常德队,展现出战术韧性与不屈斗志,积蓄突破的力量;迎战怀化队,冷静沉着,10分钟内连进2球,点燃全场;对阵湘潭队,临危不乱、逆风绝杀。四场比赛,不因失利而失智,不因胜利而失衡。他们始终专注于每一次奔跑、每一次拼抢,把胜负留给过程,把信念留给自己。
硬钢到底,就是坚持不懈,就是“拼搏到最后一秒”。无论承担什么压力,无论面对什么对手,无论场上什么形式,绝不放弃。与湘潭队比赛中,在第88分钟错失空门良机时,许多人或许会认为,娄底队将遗憾地收获一场平局。然而,他们没有接受这个“看似合理”“也能接受”的结果。没有时间去懊悔,迅速投入下一次进攻,最终在补时最后阶段抓住了命运咽喉,完成“读秒”绝杀。纵观各类国际足球赛事,如此的惊心动魄和酣畅淋漓,亦属少见。这种“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放弃”的信念,是“硬钢到底”精神在时间维度上的体现,无论时间多么紧迫,局面多么困难,都要全力以赴,争取最好的可能。
硬钢到底,就是“踢最纯粹的球”,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市民对客队的热情“投喂”,球迷不离不弃的陪伴,球队“干干净净”的拼搏,就是对娄底这座城市最好的代言。赛场上,只比体育精神、竞技水平和团体配合。娄底队被球迷和网友称赞为“脚底下最干净的队伍”,面对球场摩擦,不逞一时之勇;面对判罚争议,调整心态、泰然处之;面对失利,不曾恶意犯规误伤球员。据统计,目前娄底队是湘超前6名中吃牌最少,且没有一次恶意犯规的球队。文明之师、血性之师,赢要赢得有力量,输也要得有尊严。
这份精神,得益于此前“娄超”的成功举办。“娄超”大熔炉,球员们通过系统的训练和频繁的比赛,习惯了竞争压力,提升了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磨砺了战术和耐力;群众以情感为纽带,在城市归属感、文化认同感、区域共荣感等方面快速凝聚。“娄超”的淬炼,让这座湖南省最年轻的城市,更加团结、更加凝聚,更加青春。当步入湘超更高层次的竞争时,娄底队并非蹒跚起步,而是带着厚重的城市底蕴与精神出征。
这份精神,得益于产业特点、城市定位与体育精神之间的交相呼应。作为“钢铁之城”,娄底从“材料谷”建设中涅槃重生,“三钢三电一钛”产业底气十足;作为全省地理几何中心,娄底包容并蓄,以博大胸怀迎接八方来客;同时,娄底也是蚩尤故里和湘军的发源地,素有“扎硬寨,打呆仗”的斗志和倔强。
当前,娄底的发展,同样需要这种逆势攀升的勇气和智慧。打造“材料谷”,意味着要进入一个技术、资本、人才高密度竞争的领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科技创新、产业链整合、市场开拓等多个维度,必然会遭遇技术瓶颈、市场竞争、资源约束等“强敌”的阻击。“硬钢到底”精神投射到产业发展上,就是要求我们在面对关键技术“卡脖子”难题时,要敢于创新、持续研发,刚毅前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找准定位,发挥优势,顽强拼搏;在遇到挫折时,要不屈不挠,总结经验,奋发有为。
未来的赛程仍将艰难,“硬钢到底”的精神更显珍贵。它意味着不轻易妥协、不在压力前弯腰,而是在困境中找回自己,瞧准目标一战到底。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真正的成长,总是在经历锤炼之后;真正的辉煌,总在突破阴霾之时。愿这份“硬钢到底”的精神,伴随着娄底队一路向前,也伴随着娄底这座城市走向更高远的明天。
来源:新湖南
作者:周俊 李中声
编辑:肖慧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