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领导,可以给你买个有编制的工作!”
“我有门路,让你孩子读书!”
“我有熟人,可以带你赚大钱!”
“我有办法,可以赚外块!”
“我有....”
停!打住,这些都是诈骗!
诈骗人员充分利用受害人的侥幸心理,编造剧本,在获得受害人信任后实施诈骗,让人防不胜防,往往遭受财产损失,严重影响正常生活。此类案件密切关系群众的“钱袋子”,娄底市公安局娄星分局乐坪派出所以“零容忍”态势对各类涉诈案件发起凌厉攻势,近期连续破获8起涉诈案件,抓获14名犯罪嫌疑人,斩断多条涉诈犯罪链条,反诈形势持续向好。
“捷径”变“劫径”
8月16日,乐坪派出所成功抓获涉诈犯罪嫌疑人黄某。经查,黄某自称“认识领导”,自2023年起以“可办理外地编制工作”为名,骗取受害人共计20万元,所有钱款均被其私自使用。目前,黄某因涉嫌诈骗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8月20日,该所抓获涉诈嫌疑人李某桂。李某桂曾因个人原因被学校辞退,2023年得知成先生为子女入学问题困扰后,谎称自己“认识教育局领导,可以帮忙牵线”,凭借其教育工作背景骗得成先生信任,先后诈骗34000元。直至约定入学时间届满,成先生发现孩子并未被录取,这才意识到被骗。目前,李某桂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升学、就业往往是家庭关注的重点,但也容易因“求成心切”而被不法分子利用。诈骗分子常利用家长心理,将自己包装成“有门路、有熟人、认识领导”的形象,诱导受害人相信存在所谓“捷径”。一旦钱财得手,他们便以各种理由拖延、拒绝兑现承诺,骗得的资金大多被挥霍一空。受害人不仅错失升学、就业的重要机会,更遭受经济损失,维权也面临困难。
警方提醒:企事业单位招聘、中小学入学及转学等相关信息均会通过官方网站公开发布。请广大群众务必通过正规渠道查询信息或官方电话进行咨询,切勿轻信“小道消息”,假“捷径”实为真“劫径”。
“暴富”变“暴负”
8月20日,乐坪派出所成功抓获2名涉嫌诈骗的犯罪嫌疑人。经查,自2024年起,嫌疑人屠某、林某以“投资加密数字货币可获高额回报”为诱饵,骗取受害人洪女士、罗女士共计30余万元。直至2024年年底,受害人发现所谓“数字钱包”中的金额不仅无法提取,还在持续“缩水”,这才意识到被骗。今年1月接到受害人报警后,办案民警多次赴外省调查取证,历经7个月的持续努力,最终将屠某、林某抓获。目前,两人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近年来,以加密数字货币、虚拟货币为名的诈骗案件频发。不法分子多以“高回报、稳赚不赔”为幌子,诱骗群众投入资金。警方郑重提醒:虚拟货币交易在我国不属于合法金融活动,不受法律保护。面对他人推荐所谓“高收益”理财项目时,务必保持清醒、理性判断,切勿轻信上当。如遇可疑情况或已遭受财产损失,请第一时间保存证据并立即报警。
“馅饼”变“陷阱”
面对“洗钱”行为,多数人都能清醒认识到这是违法犯罪并严词拒绝。然而,在一些伪装成“有偿租借银行账号、手机卡”的诱惑面前,仍有人心存侥幸。即便意识到可能涉及犯罪,为赚取佣金,他们还是将自己的银行卡、手机卡提供给诈骗团伙,用于接收、转移诈骗资金,最终沦为电信诈骗的“工具人”,直至被手铐铐住的那一刻,才追悔莫及。
针对此类违法犯罪行为,在上级公安机关有力支持下,乐坪派出所案件办理队全力出击、快侦快办,10天内连续抓获10名涉诈嫌疑人:8月16日,抓获2名涉诈嫌疑人。经查,罗某借用黄某银行卡转移并提取涉诈资金,2人均被依法处以行政拘留;8月19日,抓获4名涉诈嫌疑人。李某与肖某以“发送催债短信赚外快”为由,有偿租用曾某志、李某望的电话卡,并架设“手机口”为诈骗活动提供支持,24小时内即被全部抓获,现4人已被依法行政拘留;8月21日,抓获嫌疑人胡某娟,其使用个人支付宝与银行账号接收涉诈资金并取现。其因涉嫌犯罪已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8月26日,再抓获2名涉诈嫌疑人。朱某借用谭某手机架设“手机口”,为诈骗团伙搭建通讯渠道,2人均被依法行政拘留。同日,另一名帮助搭建“手机口”的嫌疑人朱某也被依法行政拘留。
来源:娄星公安
作者:肖梦麟
编辑:肖慧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