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文化中国行 ·“星”屋场㉝丨百亩屋场:绘就美丽乡村“新图景”
2024-02-18 09:33:51 字号:

编者按

2024年1月起,娄底市娄星区融媒体中心聚焦娄星区乡村治理能力建设、乡村文化建设等推出“文化中国行—‘星’屋场”系列报道,全媒体解析基层治理的密码和底色,激励全区上下实干实效,奋力推动娄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我们的乡村,就是这样好。”冬日暖阳中,石井镇百亩村百亩屋场的村民曾凤珍,一边在自家院子里的花圃浇着水,一边哼起了自编的小调。说到屋场的变化,曾凤珍心里乐开了花。

百亩屋场位于湘黔铁路两侧,屋场建设前,长期存在环境卫生脏乱、鸡鸭散养、黄土裸露、杂物堆放等问题,屋场人居环境也成了大家的“心病”。

图片

干净整洁的铁路文化广场

“从前房子周围到处都是鸡屎鸭粪,天一热臭得很。现在不一样了,外面道路漂漂亮亮,屋里院子干干净净,如今的生活要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曾凤珍告诉记者。

百亩屋场的蜕变,还要从2023年4月,一场别开生面的“屋场会”开始说起。

“村里家家户户养鸡鸭,散养的不少,对卫生环境造成影响。”

“别的村都建了屋场,搞得漂漂亮亮的,我们也要搞一个!”

“别的屋场都修了广场,我们也可以,跳广场舞也有去处。”

……

屋场会上,数十把红色塑料椅围成一个圆圈,党员群众建设屋场的激情与热心,在建言献策中不断激发与高涨。

说干就干。百亩屋场成立屋场党小组和屋场理事会,以宜居宜业为核心,以党建为引领,把政策说清讲透,把责任理顺压实,并组织党员干部前往各地参观学习,以“屋场会”和入户走访的形式组织发动群众。

可工作做通了,资金筹集好了,如何把钱花在刀刃上?墙体粉刷什么颜色、路面拓宽到多少米、修建广场用什么材料、铁路文化广场怎么设计……

资金来之不易,为了“花小钱办大事”,百亩屋场前后组织召开了10余次屋场会,大家集思广益,出点子、说想法、谈细节,让群众在建设中充当“策划师”“土专家”,让方案设计、建设项目更接地气,让“群策群力共建美丽屋场”成为共识,并一致约定在“节约”二字上做文章。

图片

民房外墙美丽的墙绘作品

建设过程中,大家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自发投工、投劳、筹料。村民柳林兵还自掏腰包,花费20万余元修缮文化广场旁的挡土墙,助力屋场建设。在他的带动下,不少村民主动参与修路、除草,原来脏乱差的废弃垃圾堆焕然一新,凉亭、宣传栏、健身器材等一应俱全。

“农村的美丽屋场就要有农村的土味,而不是建成城市里千篇一律的钢筋森林。要花最少的钱,达到最好的效果。”百亩屋场理事长邓晓艳介绍道,依托铁路地理优势,屋场打造了以“铁路”为主题的文化广场,既盘活了闲置土地资源,也让更多村民了解到铁路文化和铁路安全知识。

图片

精致“小菜园”

如今,放眼望去,房前屋后、小道两旁,原有的菜地变成了精致“小菜园”,错落有致的篱笆墙里,萝卜、白菜等各类应季果蔬生机勃勃、绿意盎然。村民颜爱莲正陪家人在自家屋前的菜园里忙着摘青菜,在这个小天地里,小葱、白菜等蔬菜茁壮成长,青翠欲滴,这不仅让她家实现了“蔬菜自由”,也给生活增添了无穷乐趣。

旧貌换新颜。“颜值”大幅提升了,如何发动村民一起守住这份“美貌”,持续为家乡的建设添砖加瓦?

“美好生活环境是需要我们共同管护的。”为提升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百亩屋场结合实际,出台“屋场公约”,积极开展垃圾分类、道路清扫、宣传等工作,按月对村民房前屋后的卫生进行评比排名,开展“最美庭院”等评先树优活动,用“身边事”教育引导“身边人”,带动群众积极参与屋场管理,提升自治意识。

谈及屋场里的新变化,村民吕建明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现在屋场环境越来越好,垃圾清了,以前大家有空就打牌、看电视……现在跳广场舞健身的人多了,晚上还可以一起在广场上看电影,邻里关系更亲近了,我们打心眼里高兴”!

屋场给人居环境带来质的变化。村民尝到了甜头后,激发了干事创业的劲头。

“接下来,屋场理事会将带领村民,依托靠近城区的优势,积极发展城郊型经济,引导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种植绿色无公害蔬菜等,并使其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形成产业集群优势,打造“菜篮子”优质农产品品牌。”百亩屋场党小组组长黄成发介绍道。

来源:娄星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付一舟

编辑:郑磊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