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文化中国行 ·“星”屋场㊽丨先进屋场:“红色精神”照亮振兴路
2024-08-15 08:45:41 字号:

编者按

2024年1月起,娄底市娄星区融媒体中心聚焦娄星区乡村治理能力建设、乡村文化建设等推出“文化中国行—‘星’屋场”系列报道,全媒体解析基层治理的密码和底色,激励全区上下实干实效,奋力推动娄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蛇形山镇高和村先进屋场的主干道旁,矗立着一处红色教育基地。每当夕阳西下,男女老少便纷纷汇聚于此悠闲散步,听老人讲述元帅彭德怀的英勇事迹。那些关于革命先辈的故事,如同涓涓细流滋润着人们的心田,让红色精神在代代相传中熠熠生辉。

图片

(先进屋场景观)

先进屋场相传是彭德怀元帅祖籍所在地,红色底蕴深厚。为深入挖掘红色底蕴,先进屋场在建设初期,将红色文化发展融入其中,为屋场后续规划与建设指明方向。

建设要成功,关键在领头。党员彭利文和屋场理事会会长胡松生示范带动,积极投身屋场建设,全程监督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他们的热情深深感染了彭世良、胡红辉等村民,大家踊跃参与,表示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一起建设美丽家园。

因屋场建设用地需5000平方米,涉及20户人家,党员王国辉主动请缨,全力解决土地矛盾,确保建设顺利推进。

图片

(整修后的红色教育基地石墙,消除了安全隐患)

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筹资20万元用作屋场建设经费,义务筹工筹劳。经过五个月的努力,建成红色教育基地,安装路灯21盏、加宽道路600米,拆除空心房2栋、绿化美化2000平方米,新修建石墙150米。此外,还增设水泥安全护栏、历史宣传栏、红色文化墙、健身器材及大量绿植,赢得村民交口称赞。

改造后的先进屋场焕然一新,也激发了村民对家园的爱护之情,他们卫生意识显著增强,乱丢垃圾的行为明显减少。先进屋场积极开展垃圾分类、“门前三包”宣传,确保每户都配备了垃圾分类垃圾桶。同时,对个别卫生意识薄弱的村民,还有针对性地进行宣讲,力求让“讲卫生”的理念深入人心。“最美清洁户”杨伏吾告诉记者:“以前地上到处都是鸡屎鸭粪,刮大风天上垃圾满天飞,现在大家不乱丢垃圾了,鸡鸭也全部圈养,住得更加舒心。”

环境的改善不仅美化了家园,更促进了关系的和谐。邻里之间的关系在屋场建设过程中也得到了改善,矛盾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理解和包容,共同守护着这片美丽的土地,享受着和谐共处的美好时光。

外在景观的秀丽要与内在精神的富足相得益彰,先进屋场不仅致力于物质环境的美化,也让文明之风深深植根于乡土之间。

小小广场舞,舞出乡风文明新风采。每当夜幕降临,先进屋场小广场内聚集着村民,动感美妙的音乐在晚上8点准时响起,大家自愿组队,跳起欢快的广场舞。

图片

(广场舞队参加比赛现场)

“现在一有空就学跳广场舞,有时候还能到台上亮亮相,感觉生活有滋有味。”广场舞队队长宋姣玉有感触地说。现在,广场舞队购买了音响设备、专门的服装,队员也从最初的几个人到如今的20余人,受到越来越多群众的青睐,不少村民跟着一起跳,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在推动移风易俗的进程中,先进屋场积极倡议,大力提倡婚丧喜庆一切从简,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大操大办。

村干部胡纪斌岳母七十寿辰,不收贺礼、不办酒宴,以一场温馨的家庭聚会代替传统的大操大办,不仅减轻了经济负担,更为乡邻之间树立了节俭办事、重在情义的新风尚,引领了一股文明节俭的新潮流。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反思并调整自己的人情消费观念,倡导简约质朴、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先进屋场的华丽蜕变,是村民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也是红色精神在新时代乡村建设中的生动实践。屋场党小组组长彭希文表示:“下一步,屋场将依托彭德怀元帅祖籍地、高塘学校、姚家桥地下党支部等红色资源,更好地融入红色教育,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文化,力争成为娄星乡村振兴与红色基因传承的特色屋场。”

来源:娄星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李思思 刘佳昕

编辑:肖慧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