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星”农人⑧丨王帅:用青春的汗水 培育“幸福果实”
2023-12-14 15:21:35 字号:

编者按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娄星区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通过强基础、兴产业、优环境,吸引了一大批在外的“游子”返乡创业,他们扎根农村、筑梦田野,勇做新时代的农民,为全区的“三农”工作注入了活力。即日起,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星’农人”系列报道,讲述“新农人”的创业故事。

“等了四年的黄金贡柚终于挂果了,看起来今年收成还不错。”“那就说明你的努力没白费,好好干啊。”冬日暖阳下,蛇形山镇万富村,90后新农人王帅与父亲王建江看着满山的黄金贡柚感慨万千。自从选择回乡成为一名职业农民,王帅一直俯身田野乡间,探索发展新路,用青春的汗水,培育“幸福果实”。

图片

500亩黄金贡柚基地

父亲王建江是村中能人之一,2014年他创立了富远祥农业有限公司。王帅看到父亲从事农业劳动以来身体乏力、头发渐白的模样,深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2021年,王帅想着为父亲减负,毅然放弃在城里打拼多年的事业,回到家乡接过父亲手中的“接力棒”,将父亲种植的这500亩黄金贡柚培育起来。

“从事农业工作对我来说还是有一定困难,了解专业的知识不多。”王帅回忆说,刚开始的时候,农业书籍对他来说就是天书。于是,他得空就向从事农业工作多年的父亲和农户请教水稻、果树种植方法,经常在田间地头一待就是好几个小时……

韧者笃行。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王帅很快熟悉了农业知识,并摸索出了一些种植心得。但在实践中还是给了这个“农业小白”一个“下马威”。2022年,原本就属于极度缺水的万富村又遭遇了大旱,通过架接2000多米管道,从水库调水紧急抢救,即便如此,还是有近60%的果树受影响。

面对第一次失败,王帅反思,“农业不能单纯靠天吃饭,要拿出适应气候的农业新技术,如耐旱、抗盐碱、抗病虫害等”,王帅不断摸索,开始改善果园基础设施,精心养护。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500亩黄金贡柚迎来了第一次挂果,收获不错。

图片

王帅带领农户在基地忙碌

同样是种地,与父辈们不一样的是,王帅更懂得用科技来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两年多时间,王帅主动参加各类农技培训,不断学习和推广现代农业技术,熟练操作无人机、插秧机、大型收割机等。同时,将自家的传统农机设备换成了大型现代农机,让自己的农业事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我们人工打药一天最多打个四五亩,无人机打药一天可以打到两百亩,效率高,效果好,成本也降低了。”王帅兴致勃勃地向记者介绍自己入手的无人喷洒机。

认识到科技强农的重要性后,王帅不仅将自己的新型农机设备提供给当地农民作业,还为他们开展农业种植技术培训等服务,带动周边村民共同致富。

图片

王帅在养护无人喷洒机

2022年,王帅开始思考发展循环农业,在黄金贡柚基地喂养了3万只鸡。通过林下养殖,果林成了“跑山鸡”的觅食、锻炼场所,“跑山鸡”则为果树提供了天然有机肥。“跑山鸡”良好的品质让不少市民慕名前来采购。

今年,王帅又流转了300余亩土地,扩大种植规模,开通生产线,做农产品深加工。同时,他还准备利用互联网的营销方式,成立直播公司,让手机变身“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

“农业很有前景,尤其是现代农业,大有可为,我想通过产业与效益把年轻人留在乡村,这样农业现代化之路就可以持续下去。”王帅表示,希望自己能带动更多年轻人成为“新农人”,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新鲜血液,逐渐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来源:娄星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刘艳琼 王智雄 廖丰仪

编辑:肖慧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