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娄底市娄星区2016年国家卫生城市管理提升年工作总结
2017-06-21 16:17:35 字号:

提质增效开展巩固活动 保持国家卫生城市形象
 ——娄底市娄星区2016年国家卫生城市管理提升年工作总结

    国家卫生城市管理工作是我区中心任务之一,自2015年“国家卫生城市”挂牌以来,区委、区政府一直珍惜荣誉,保持先进,统筹部署了一系列巩固提质活动。
   建立长效机制,巩固国卫成果
   修订和完善了《娄星区城乡环境整治及建设工作考评办法》。实行一月一检查一考评一通报,严格落实重奖重罚。严格实行考评结果通报和奖惩追责制度。月度考评结果在次月乡镇街道讲评会上书面通报,并在娄底都市频道和《新娄星》报上公布。对月度考评排名第一,且得分在85分以上的乡镇、街道各奖励2万元;对月度考评排名末位且得分在85分以下的乡镇、街道各罚款2万元。通过考评,促进 了管卫工作的整治,督促各级各部门针对问题,加强整改,不断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
   四级联动,实现社区市容与环境卫生常态管理全覆盖。娄底市娄星区2016年市容环境卫生综合考评全市第一。2016年,娄底市娄星区实施城乡垃圾收运系统工程项目,推行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机制,实现社区市容与环境卫生常态管理全覆盖,进一步巩固了创卫成果。娄星区还建立健全了“镇村收集、区转运、市处理”的农村垃圾收运处理体系,新建垃圾中转站8座,增配垃圾转运车13台。
   印发落实了《娄底市娄星区沪昆高铁沿线农村危房改造整体推进项目实施方案》。为切实做好沪昆高铁沿线农村危房改造整体推进工作,改善沿线农村困难群众基本居住条件,提升地方形象,沪昆高铁娄底娄星段东连湘乡,西接涟源,全长10.5公里,途径万宝镇的16个行政村。沿线农房大多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老化破损严重,部分墙体开裂、屋面漏水,影响农户居住安全和整体风貌。该项目以沿线可视范围内危房改造和风貌改造为主要内容,采取以点带方式,重点打造以大塘村为主体的东部生态示范区、以清江村为主体的西部现代农业示范区、以镇域中心为主体的中部商业区。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整体推进高铁沿线村庄环境提档升级。
   表彰了2016年度优秀环卫服务企业和优秀环卫工作者。2016年,通过各街道办事处城管办的认真履职、各物业公司的积极履约、800多名环卫工人的扎实工作,社区环境卫生质量稳步提升,创“国卫”成果逐步巩固,并为全市迎接国家创文组的年度测评营造了一个整洁舒适的人居环境。为表彰先进,激发全区环卫服务企业及环卫工作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工作热情,经研究决定,对湖南智达房地产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湖南奇亚环境物业有限公司等2家环卫服务企业及徐亚强等65名优秀环卫工作者予以通报表彰;同时,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对颜青娥等50名一线清洁工致以节日的慰问。
   二、从严执法,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一)针对“六乱”现象,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紧紧围绕“创国文、巩国卫”目标,持续开展市容乱象专项整治行动,全年全区共劝退流动摊担5200余起,规范店外经营3600余处,下达整改通知268份,处罚160例,拆除占道经营棚点60处。同时,多举措推动体制创新,推进市容卫生精细化、无缝隙管理,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落实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机制,实现社区市容与环境卫生常态管理全覆盖。
   (二)坚持疏堵并举,全力开展提质改造治理行动。一是对辖区内“牛皮癣”专项治理。我区对广告中出现频率较高的350多个联系电话采取停机措施,立案处理重点“制癣”案件62起。其次,组织街道物业公司、社区居委会对各自责任区域范围内的“牛皮癣”进行地毯式清理,全区共铲除和粉刷覆盖“牛皮癣”66万平方米。二是启动了城区背街小巷与老旧小区提质改造项目。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为目标,组织开展调查摸底,认真拟定实施方案,区分轻重缓急,率先启动了8个示范社区的改造整治工作,在市考评办组织的中心城区市容环境卫生综合考评中取得排名第一的成绩。
    (三)开展食品加工作坊无证经营等违法行为专项整治活动。全面清理整治无证经营等违法行为,切实消除食品安全监管盲区死角,严惩重处非法生产加工食品的“黑工厂、黑作坊、黑窝点”。期间开展了进口食品市场专项清查,查获一批违法销售的“越南酸奶”等进口食品;捣毁了一个篡改过期啤酒生产日期的黑窝点,查获过期啤酒559件;对辖区内餐饮服务单位进行了“拉网式”检查,严查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的违法行为。共出动执法人员5800人次,建立网格监管责任区28个,检查食品生产经营主体6103户,责令整改2922户,规范引导办理许可证1225户,查处取缔无证经营3户,捣毁黑工厂、黑作坊、黑窝点1个,查办案件31件,案值金额118.1万元,罚没金额34.77万元,查扣不合格食品8073公斤。
    (四)对农贸市场环境卫生开展专项整治。一是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各农贸市场安排两名班子人员重点负责市场的秩序卫生整治工作,再根据各市场实际划分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定严格的秩序卫生标准,每个责任区内工作人员定岗定位定责,对该责任区的卫生秩序负责,维护好秩序,督促经营户遵守市场管理制度及“门前三包”制度。工作人员在责任区一旦发现门面、摊位经营户或消费者乱丢乱倒垃圾等现象,立即加以劝阻和制止,并要求其改正。同时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强化卫生秩序管理,增加保洁人员,全天候保洁。在家禽批发区、宰杀区、加工区、水产区修建好污水排放设施,将污水引至下水道,保持地面干燥、干净。二是定期督查,形成考核机制。我区定期到各市场督查,各农贸市场负责人不定期到各个市场各个责任区进行监督、检查,从而形成层层考核机制,对于没有尽到职责,出工不出力,造成责任区秩序、卫生混乱的责任工作人员启动问责程序,给予相应的处罚。对经营户加强监督考核,要求其严格遵守“门前三包”制度以及市场管理制度,如发现违反管理规定和制度的则予以处罚,遵守管理制度,环境卫生良好的予以表彰奖励。
   三、加强宣传升温,提升居民思想意识
   (一)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提升居民健康意识。一是开展2016年世界糖尿病日主题宣传活动。娄星区疾控中心联合乐坪、长青、大科、黄泥塘、花山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娄星广场开展以“共同关注糖尿病”为主题的世界糖尿病日宣传活动。二是开展了第28个爱国卫生月活动和“清洁家园、灭蚊防病”春季爱国卫生运动。对农贸市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的环境卫生治理,以防控寨卡病毒病、登革热、黄热病为重点,充分发挥乡镇、街道、单位等基层组织作用,动员群众开展家庭卫生大扫除,对室内和房前屋后的环境进行清理,铲除蚊虫孳生环境,从源头上控制蚊虫孳生。
   (二)加大集中宣传力度,开展网络媒体宣传。我区与娄底都市频道、新娄星、娄星在线、新新网、娄底手机报等媒体签订了宣传合作协议。将每月的环境卫生考评结果在相关媒体上及时播出,震撼力强。娄底都市频道开设了曝光台等专栏,播出了《美丽娄星》系列报道;新娄星报设立了专版专栏,共刊登新闻报道22编;娄星手机报将城乡环境整建行动相关信息及时传到千家万户。各街道城管办组织10台宣传车在辖区内开展为期二个月的城管知识流动宣传。全区城管队员和协管员入户入店发放门前三包和严管重罚宣传资料10万余份。
   四、开展基层卫生工作人员培训,提升卫生人员综合素质
   加强村卫生室管理为乡村医生补“执业”课。为进一步提高娄底市娄星区乡村医生业务技术水平,促进乡村医生业务技术规范化管理。根据传染病防控形势、病媒生物防制等相关工作要求,积极组织对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层医务人员开展相关业务培训,全年共开展培训班10余场、800余人次。
   开展基层卫生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活动。娄星区卫生局联合娄星区总工会在区人民医院举行了2016年娄底市娄星区基层卫生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活动。本次竞赛旨在使该区基层卫生专业人员熟练掌握常见病、多发病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卫生人员综合素质,胜任分级诊疗,提升基层首诊综合服务能力。
   
                               2016年12月29日

来源:

编辑:娄星在线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