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娄星区“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线上诵读 ⑧:红军虎将贺国中
2021-06-26 10:45:00 字号:

娄星区“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线上诵读 ⑧:红军虎将贺国中

为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激发全区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娄星区演讲艺术家协会、区融媒体中心、区人民医院、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共同开展《“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线上诵读活动。通过诵读红色经典,讲述红色故事,回顾中国共产党100周年的艰苦历程,颂扬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和经济领域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以此激发和引导全区党员干部传承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在全区营造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浓厚氛围,以优异成绩献礼建党一百周年。

图片红军虎将贺国中

容貌魁梧相片黄,土砖青瓦历沧桑。

投身北伐硝烟滚,跃马平江火焰光。

虎将吼声惊敌胆,杜鹃啼血著华章。

各位领导,同志们,接下来让我来为您讲述我们娄星区自己的红色故事--红军虎将贺国中。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新馆内,有一件新增的珍贵文物令人瞩目,那就是井冈山斗争时期随彭德怀上井冈山的革命烈士贺国中在黄埔军校用过的皮箱。彭德怀生前常常怀念贺国中,多次询问当时同贺国中在井冈山浴血奋战的开国上将李聚奎,让他找一找贺国中的照片和遗物,以作纪念,却一直未能如愿。

彭德怀、李聚奎为什么这么挂念贺国中?

贺国中,1904年出生在娄星区的双江乡新庄村。受“五四爱国运动”的影响,16岁的贺国中弃学从戎。1927年,蒋介石发动“4·12”反革命政变,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年仅23岁的黄埔军校学员贺国中毫不犹豫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8年7月,彭德怀领导了著名的平江起义,贺国中得知起义的消息,立即率随营部队百余人连夜赶往平江,与平江起义部队胜利会师。随后贺国中跟随彭德怀到达井冈山。

在第三次反“围剿”中,贺国中受命把守桐木岭哨卡,时值隆冬,雨雪交加,在严寒和泥泞中坚守四天四夜之后,又连续奔袭了三天三夜,使桐木岭对面的敌人始终未能越雷池一步。在攻占于都县城时,贺国中率队歼敌600多人,缴枪300多支,取得了自井冈山突围后的第一个大胜仗,被彭德怀誉为“红军虎将”。

贺国中不仅英勇善战,还铁面无私。上世纪20年代,贺国中第一次回乡探亲,将堂弟贺杞庭带到部队,后来发现贺杞庭偷食鸦片,贺国中没有徇私情的按军法处置了贺杞庭,并将其退回原籍。1928年10月,贺国中第二次回乡探亲,介绍大侄儿贺紫云参加地下革命工作,贺紫云后来惨遭国民党反动派迫害,殁年不详。

1929年7月,湘赣边特委、红五军联席会议决定,为了孤立莲花、永新的敌人,必须尽快攻占安福县城。这必定又是一场恶战。军长彭德怀将主攻任务交给了贺国中,他领命率队开赴战场,部队行至距安福县城10多公里的寅陂桥时,遭遇伏击。激战中,贺国中身先士卒,带领一个中队占据了离敌人很近的一个高地,一边查看地形,一边指挥部队再次强攻,就在这时,敌人发现他是指挥员,便组织密集的火力向他射来,刹那间,他头部中弹,血染战场,牺牲时年仅25岁。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处处是青山。贺国中还没能给家中的老父慈母只言片语,就这样长眠于异乡的青山之中。彭德怀得知贺国中牺牲的消息后失声痛哭,无比悲伤,从战争结束到和平年代,一直念念不忘要找到贺国中的照片。

1989年冬,李聚奎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贺国中的照片,那是一张早已褪色但图像仍很清晰的照片,是贺国中1926年在黄埔军校学习时拍摄的照片,也是他唯一的一张照片。照片中的他英姿飒爽、意气风发。李聚奎将军在回忆录中曾这样写道:“贺国中是我的入党介绍人。他身材高大,体魄雄伟,胆识过人,是位文武双全的优秀指挥员。每次战斗,他总是冲锋在前,撤退在后,是我们全体共产党员的楷模。”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革命英雄是最好的榜样。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能没有自己的英雄。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能忘记自己的英雄。

其实,英雄从未远去。         

来源:娄星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诵读者: 娄星区演讲艺术家协会会员 肖永秋

编辑:贺露明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